一、竞赛项目名称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课程竞赛
二、项目负责人
詹昌义、朱成志
三、竞赛目的
竞赛旨在促进高职院校紧贴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具备电气控制与PLC系统的安装、维护及检修、调试等技能。通过此项目竞赛,检验参赛选手的PLC基本操作技能。竞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查选手对常用电器的了解、基本控制电路的设计、仪器仪表的使用和PLC的运用能力,引导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自动化控制高技能人才。
四、竞赛时间
2024年12月33日15:30-16:30(第15周周五)
五、竞赛地点
PLC实训室(S402)
六、竞赛班级及指导教师
竞赛班级:23机电各班、23电气各班、23机器人
指导教师:詹昌义、朱成志、陈蕾
七、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竞赛采用个人比赛形式,男女不限。每班推选出若干名优秀选手,班级统一通过第二课堂系统报名赛。竞赛采用理论与实操综合考核,采取过程操作、工艺和功能评价相结合评定比赛成绩。赛项工作时间60分钟。
(二)竞赛形式:
PLC实训台+上机操作。根据实操成绩高低排名,选出本次技能竞赛的获奖名次。
(三)竞赛内容(即为竞赛技术规程)
本次竞赛的主要内容为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竞赛任务书要求的生产流程和控制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2.设计系统电气原理图。
3.编写PLC的I/O地址分配表、进行I/O点数统计与PLC选型。
4.PLC的I/O硬件接线图。
5.编制PLC控制梯形图、并写出相应的指令表。
6.完成实际电路接线并进行调试。
八、竞赛规则
1、比赛所用工具、量具、仪表请选手自带。
2、比赛时间为60分钟,参赛选手在竞赛项目指定的竞赛实训台上完成比赛任务。竞赛过程中,选手不得中途离场,不得携带手机、无线上网卡、移动存储等违禁物品。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和指定工位。
4、参赛过程中器件经评委老师检测后,如为非人为损坏,给予补给;如人为损坏,每次扣5分。
5、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评委老师的监督和警示。
6、参赛选手须在比赛工位的计算机中规定的文件夹内存储比赛文档。
7.因设备自身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比赛,由评委老师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参赛选手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评委老师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评委老师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9、参赛选手需按照竞赛试题要求完成比赛。比赛完成后,参赛队必须清理现场卫生。
九、评分标准
序号 | 内容 | 分值 |
1 | 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 10分 |
2 | 设计系统电气原理图 | 10分 |
3 | 编写PLC的I/O地址分配表; 进行I/O点数统计与PLC选型 | 10分 |
4 | 编制PLC的I/O硬件接线图 | 10分 |
5 | 编制PLC控制梯形图、并写出相应的指令表 | 20分 |
6 | 完成实际电路接线并进行调试; | 30分 |
7 | 安全文明生产、职业素养 | 10分 |
十、评奖方式
1.评委组成
朱成志、詹昌义
2.奖项设定
依照学院相关制度,按比赛项目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所有参赛者按比赛成绩可获得相应创新实践学分。
机电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