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见字如面。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直秉承“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思考、探索与选择,在认知、思维和情感方面逐渐走向成熟。但价值观念多元化、家庭关系失和、人际矛盾激化、成长环境变化、社会竞争加剧等因素,致使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大、学习效率降低、精力不济、睡眠质量差、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心境低落、健忘、恐惧、食欲不佳等表现。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力于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尊重、专业的环境,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提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在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随着寒假的悄然到来,为了确保您与孩子能共同享受安全无忧、身心健康、充满乐趣且富有意义的假期时光,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一、营造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很多家长普遍关心孩子的生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生活状态,容易忽略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而心理健康不仅是孩子快乐成长和健康生活的基础,更是他们成就未来的基石。真正的关心,不仅在于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您的孩子可能也正经历着学业、人际、恋爱、就业压力的困扰。因此在寒假期间,您需要多多主动关心孩子,积极关注其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状态。言行举止得当,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处好邻里关系,为人处事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使子女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在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中,鼓励孩子敞开心扉,与自我和谐相处。
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
每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拥有独特的性格、兴趣、潜能和行为模式,寒假期间,请多倾听孩子的声音,看到孩子语言背后无声的情感和需要,勤交流,多沟通,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少一些命令和斥责。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无论是技能学习、社团活动还是实习兼职,都是他们认识自我、发现潜能的重要途径。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请用欣赏的眼神和肯定的话语开启良好的亲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欣赏的力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做到言行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以身作则是教导孩子讲诚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轻诺必寡信,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情经常做不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再信任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请不要随意许诺,一旦承诺就要做到,不可失信于人。
四、尊重孩子的独处需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寒假期间,您和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增多,但孩子可能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请您尊重其心理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学会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控制和唠叨。成长是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父母需要学会适度放手,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不要代替孩子选择和做决定,应培养其自我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节奏,充实假期生活
寒假期间,为避免您的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生活作息紊乱,身心健康受损,产生无聊感和空虚感。建议您在闲暇时间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学习、休闲娱乐、运动等事项,共同制定劳逸结合的日程安排。我们衷心希望父母也能适当地放下手机,与孩子进行多方互动,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收获快乐和健康。
六、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孩子重视生命价值
很多孩子在身心尚未发育完全时,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和忽视,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感,容易形成敏感、焦虑、脆弱的人格特征,当遇到挫折和打击,容易产生伤害自己或者放弃生命的极端想法。寒假期间,您可以与孩子展开有关生命意义的探讨,分享身边的美好事物,引导孩子建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提升孩子的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
七、密切家校沟通,寻找专业帮助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建议家长主动加强与学院、辅导员老师的联系,深入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关工作,画好家校共育同心圆的重要一环。寒假期间,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情绪持续低落、焦虑、紧张,或者出现异常行为,请及时与辅导员加强沟通联系,也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或机构的专业帮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再次感谢您对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后,祝您家庭和睦,事业顺心,生活如意!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5年1月7日
附:
一、心理服务资源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
0551—63666903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日(24小时)
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热线:
0551-96312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00—13:00;14:00—18:00
部分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名单
【全国】(拨打全国热线请加拨手机号属地省会城市区号)
卫生健康热线:12320
【浙江】杭州市心理危机热线:0571-85029595
【江苏】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5-83712977
【上海】上海市心理热线:021-962525
二、常用心理调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