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与就业对接,成人与成才同步,产学研紧密结合;造就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目标定位:
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植根于资源开发业,服务安徽工业和全国有色行业。
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
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
专业建设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制造、资源开发与测绘、电子信息、财经类等专业为重点,带动其它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体系,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培养既具备一定科学人文素养,又掌握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提高,夯实学生成才的基础。
校训:
实践、创新、竞争、和谐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成人教育、职工培训于一体,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座落在中国古铜都铜陵主城区内,五松山下天井湖畔,依山傍水,四季如画。
学院占地面积443亩,建筑面积14.0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7万余册,拥有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室5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0多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勤勉、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06人,来至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有6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8人,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6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学院下设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6个系(部)。目前,正在招生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选矿技术、会计等24个专业,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达6200余人。
表1:学院2011-2013年各系及学院在校生人数一栏表
年份 各系 | 2011 | 2012 | 2013 |
信息工程系 | 1465 | 1076 | 1213 |
机械工程系 | 1418 | 1384 | 1479 |
电气工程系 | 1395 | 1294 | 1403 |
资源开发系 | 988 | 1029 | 1030 |
管理工程系 | 910 | 1076 | 1107 |
合计 | 6176 | 5859 | 6232 |
学院先后取得安徽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有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皖江城市带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安徽省工商管理(中初级)培训基地、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铜陵市公共实训基地、铜陵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考试培训基地、CEAC、思科网络学院、华为网络学院等多个系列教育培训资质。年培训鉴定规模达6000人次以上。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引企入校,使教学更具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办校入企,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实施订单培养,打造“零适应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学与教科研工作日新月异,办学成绩令人瞩目。先后有11项教学研究课题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30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0项科研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学院连续六年组队参加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4项,总成绩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连续三年一次性平均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位居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前茅,高职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在本地区、本行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1、招生工作
2013年教育厅下达学院的高职招生计划2850人,其中对口计划180人、自主招生234人,普招计划2436人(安徽省内2336人、新疆60人、甘肃20人、贵州20人)。
学院所有批次共录取新生2688人,完成招生计划的94%,其中:对口录取81人,完成计划45%;省内普招分文理科和艺术类两大类共录取2336人,完成计划的100%。省外录取新生35人,完成计划的35%。另2013年新疆录取民族语言预科班35人,目前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预科制学习。
表2:2013年安徽省内新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类别 | 文科 | 理科 | 艺术类 | 对口 | 自主 | 小计 |
计划数 | 1585 | 681 | 70 | 180 | 234 | 2750 |
录取数 | 1585 | 692 | 59 | 81 | 234 | 2651 |
学院2013年新生报到实际入校2229人,报到率82.9%。
学院2013年首次在部分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虽然招生计划没有完成,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自主招生从招生宣传到组织学生到学校报名考试等各环节都顺利完成。特别是在对口生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自主招生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源补充。
2、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学院2013年毕业生人数1948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5%。学院努力打造良好的就业配套环境,建立健全校内就业市场,联合优质的就业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良好的就业渠道。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被推荐到省内外知名企业如:铜陵有色集团公司、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盾安环境(芜湖)中元自控有限公司、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清华同方、缆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资金矿业等单位的技术、管理岗位就业,约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56%。安徽省内就业人数1278名,约占总人数的66%,其中铜陵本地就业368人,约占毕业生人数的19%。毕业生的起薪为1500元,平均月工资约2800元。
3、对本地区的贡献
2013年在铜陵本地就业的,数控、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冶金、选矿、建筑化工、模具、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专业就业率较高,约占本地就业总量的87%,其中本地生源本地就业58人,约占本地生源数85人的68%。
4、创业教育培训
学院注重创业就业工作,培养了各类创业培训师6名,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提供多种帮扶政策。在往年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训的基础上,学院今年引入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培训课程,从教学的模拟实战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创业思路。2013年,120名学员参加创业模拟实训学习,拿到了《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其中一名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注册了公司,开始校内自主创业。学院正在积极的筹办校内创业园,今后将有更多的创业实体在里面开花结果。
5、专升本人数
2013年学院报考的94名学生中,有18人被所报院校录取。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深入学习与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安徽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内容,以质量工程为主要抓手,以制度建设为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带头作用,积极推进以校企合作与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安徽省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2、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2013年,学院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团的十七大、学院一届七次教代会精神,紧密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新成效,学风建设整合有新成绩,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有新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上新台阶”的工作要求,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服务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向学院青年大学生深入开展“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同时,以重要节庆日和校园各类纪念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以“中国梦·青年志”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爱国精神、时代精神和求是精神。
表3:学院2013年“中国梦·青年志”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一览表
序号 | 主题教育名称 | 教育形式 | 开展时间 |
1 | “青春共话十八大”主题教育 | 观看党的十八大精神青少年网络版宣传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 | 2013年全年 |
2 | “中国梦·青年志“主题教育 | “青春共话中国梦”团学干部代表座谈会;青春道德讲堂;中国梦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校刊;主题演讲、征文比赛;“安徽美,畅想中国梦”心语征集活动;小合唱比赛等 | 2013年全年 |
3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讲话 座谈会” | 座谈会宣讲、讨论、观看视频 | 2013年5月 |
4 | 学习贯彻秦宜智同志重要讲话 精神报告会 | 座谈会宣讲、培训班学习 | 2013年11月 |
5 | 共青团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 | 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培训班学习 | 2013年7-12月 |
6 | “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报告会 | 专题讲座、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 2013年全年 |
7 | “学雷锋,青春在行动”青年志愿服务 | 倡议、献血、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 | 2013年3-5月 |
8 | “厉行节约·光盘行动”构建节约型校园 | 宣传、倡议、文明劝导(餐厅内) | 2013年全年 |
9 |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 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 | 2013年5月 |
10 | “书香校园·悦读人生”第四届大学生 读书月 | 征文、签名、赠书等活动 | 2013年4-5月 |
11 | “青春邀约走基层·服务青年听转办”—共青团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主题教育 | 青年微调研、青年微团课、青年访谈 | 2013年11-12月 |
12 |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 | 专题讲座、报告、大讨论、素质拓展 | 2013年11月 |
13 | 美丽中国梦·平安青春行—校园安全教育 | 印发安全教育手册、《关于禁止学生假期组织或乘坐私人包车的通知》、开展夏季防溺水宣传教育、秋冬季防火防盗教育等 | 2013年全年 |
14 | “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及 五四精神主题教育 | 演讲比赛、主题宣讲等 | 2013年上半年 |
15 | 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教育 | 依托第七届科技文化节各项目的开展,举办“好专业·好职业”主题演讲、创业讲座、板报设计等教育活动 | 2013年3-5月 |
16 | 革命传统教育 | 清明节前往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 “追忆建党伟业·践行青春使命”教育 | 2013年4月 |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进一步激励学院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展示专业特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学院圆满举办了以“青春实践 创意无限”为主题的第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参与的学生达到近万人次。
表4:学院2013年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一览表
序号 | 内 容 |
1 | 1、营造迎新宣传氛围,开展迎新各项工作 2、召开新学期返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会和主题班会 |
2 | 1、组织学习观看党的十八大精神青少年网络宣传片(“青春共话十八大”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之—) 2、下发《关于开展“学雷锋·青春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月的通知》,自3月5日起正式启动各项志愿活动。 3、配合团市委招募社区“网格志愿者”,开展相关活动 4、举办“3·8”快乐女生节趣味文体活动 5、印发“喜庆十八大·青春跟党走”专题校刊 |
3 | 1、举办“展望安徽美·畅想中国梦”心语征集评选(“青春共话十八大”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之二) 2、“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实践报告评选 3、开展“拒绝浪费·争做光盘族”校园光盘行动文明劝导 4、学院第七届科技文化节策划宣传 |
4 | 1、学院第四届体育大会之阳光体育春季长跑(第2—5周·基础部) 2、举办第七届科技文化节“青年职业讲堂”系列讲座一 3、开展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崇尚科学·坚定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同步开展“大学生反邪教”教育宣传 4、拟发“学院团学组织微博管理暂行办法”,举办管理员培训 (校园网络文明教育活动) |
5 | 1、开展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演讲比赛(第8周院级决赛) 2、开展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人文知识讲座”第一讲 3、举办学院第八届应用数学竞赛(基础部承办,第8周结束) 4、祭扫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6 | 1、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第二届大学生健身操比赛”(第11周院级决赛) 2、2013年第一期校刊编辑及刊印工作(第8—10周) 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安工学院初赛(基础部·第3—8周) 5、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基础部·第3—8周) |
7 | 1、举办第七届科技文化节“青年职业讲堂”系列讲座二 2、举办第七届科技文化节之“第三届好专业·好职业”主题板报设计 3、筹备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我的专业我来说”课件创作及微课比赛(教务处承办·第9—11周) 4、策划举办“砺心、励志、力行”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 |
8 | 1、启动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活动之“书香校园·悦读人生”第四届读书月活动(图书馆) 2、组织开展“2012年度五四表彰大会” 3、举办“与信仰对话—校园人生分享会”活动 4、组织开展“青春情·中国梦”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评比 5、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5.4前后) |
9 | 1、学院第七届科技文化节闭幕式 2、召开“团聚力量·共同精彩”·团员青年面对面座谈会 ——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 3、筹备举办学院2013年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一期) 4、学院第四届体育大会之篮球联赛(基础部;第7—12周) |
10 | 1、开展喜迎团的十七大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党团知识竞赛等) 2、开展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 3、开展“向日葵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6.1前后) 4、指导在校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5、学院第四届体育大会之羽毛球比赛(基础部·第11—14周) |
11 | 1、加强夏季学生安全教育;开展夏季大学生文明劝导活动 2、部署201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 3、第四届体育大会之网球比赛(基础部·第12—16周) 4、新疆民族学生座谈会 |
12 | 1、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2、做好2013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准备工作 |
13 | 1、营造迎新宣传氛围,开展迎新各项工作。 2、召开新学期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会和主题班会。 |
14 | 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含新生入学典礼、军训及闭营式)。 2、做好“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及各项荣誉申报工作。 3、配合团市委、市文明办参加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会”铜陵会场志愿服务工作。 4、完成铜陵市第十二次团代会学院团代表资格选报工作(共3人)。 |
15 | 1、完成第十届院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的纳新工作。 2、推报两项“共青团课题研究成果”参选“2013年青少年课题研究申报评比”(市级)。 3、开展“迎新生·庆国庆”无偿献血公益宣传(9月23—25日)。 4、收集及评选“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实践报告,筹备举办“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5、做好“中秋节”学生节日慰问工作。 |
4 | 1、举办“梦想从这里起航”——学院2013年“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演出(9月27日)。 2、开展“中秋、国庆假期学生乘车安全教育宣传”,强化各类假期学生乘车安全教育意识。 3、策划“十一留校学生活动安排” (各系及院学生会自主安排) 4、举办“迎国庆·爱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9·27) |
16 | 1、2013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 2、做好安徽省“2013—2014年度大学生网络骨干学习”的人员安排和上报工作(100人) 3、举办安徽省第八届“讯飞杯”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学院资格预选赛 |
17 | 1、组织学院新疆民族学生欢度古尔邦节(10月15日) 2、举办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3、举办“中国梦·青年志”主题报告会暨第一期道德讲堂 4、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团的十七大精神主题班会学习 5、2013年第二期校刊编辑及刊印工作 6、筹备举办“2013年校园好声音·十佳歌手比赛” |
18 | 1、举办“2013年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2、2013级青年志愿者注册及服务队成立大会 3、举办2013年第一期学生干部菁英论坛 4、体育大会之足球联赛(基础部) |
19 | 1、开展“做青年有友,不做青年“官”——共青团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之团学干部代表座谈会 2、举办“第七届大学生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 3、举办13年第二期“周末文化讲坛” 4、启动2013年体育大会之阳光体育运动会(基础部) |
20 | 1、举办2013年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及考核 (含“与信仰对话“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2、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特色主题团日活动评比及观摩 3、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当好青年”系列青年志愿者活动 4、开展“我的大学·我的梦”校园微电影大赛 |
21 | 1、开展“精品社团文化活动月”系列文体活动 2、开展“有色好员工”模范代表进校园宣讲教育 3、开展“中国梦·志愿行”系列青年志愿者活动 4、筹备举办学院“2013年元旦文艺汇演”(第17周举办) 5、举办体育大会之乒乓球联赛(基础部·12月初) 6、英语口语大赛(基础部·12月初) |
22 | 1、开展《学生手册》知识能力测试 2、开展“关注校园安全”校园安全宣传周活动 3、做好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安排 4、做好考风考纪教育 |
(3)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全院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013年寒暑假学院团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假期社会实践。例如以“向群众学习,筑中国梦想”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均产生了较好的反响。7月19—21日,学院团委组建了两支院级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前往铜陵市幸福社区、西联乡钱湾村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这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也获立为“2013年安徽省重点社会实践团队”。
表5:学院2013年“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览表
实践项目 | 实践内容 | 实践地点 |
“美丽中国·美好铜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 1、走千家进万户,征迁拆违宣传。 2、发扬志愿精神,创建文明城市。 3、活跃社区文化,调研社区工作。 | 幸福社区 |
“美丽中国 美好乡村”基层宣讲实践 | 1、发扬志愿精神,创建文明乡村。 2、践行科学发展,服务农村建设。 3、立足专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 | 西联乡钱湾村 |
各级各类的志愿者们先后在3—5月、9—11月份集中性的开展了“学雷锋·青春在行动”志愿服务,清理校园内外、社区及城区的卫生,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2013年,学院团委先后招募了40名城市志愿者加入铜陵市“网格志愿者”;20名大学生志愿者选聘为铜陵市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50名志愿者选聘为“铜陵市行风机关评议志愿者”;30名志愿者选聘为“铜陵市第十二次团代会”大会志愿者。志愿者敬业的服务精神及专业的服务态度获得了省市领导的赞誉。2013年,学院团委积极拓展公益志愿服务范围,开展了以“快乐绘梦成长心·青春圆梦六一情”为主题的大学生公益圆梦行动。活动在校内宣传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共有百余名大学生和集体积极参与,共圆梦87个困难儿童,圆梦物品价值累计达到4000元。活动成效良好,受到了省市媒体的争相报道。
3、坚持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
学院紧紧围绕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尤其是有色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发挥地域位置、行业资源优势,坚持立足有色、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以传统优势专业为基础,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或组建新兴专业;停招、停办一批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率低的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设置并重点建设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主动服务和支撑我省重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发展建设,逐步形成充分体现我院自身办学特色的五个优势专业群,即以金属矿开采技术为龙头的资源开发专业群;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为龙头的现代制造专业群;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龙头的建筑专业群;以会计为龙头的财经管理专业群。其中:金属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表6:学院2013年招生专业及项目支持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项目支持 |
1 | 5901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省级特色专业 |
2 | 590102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3 | 590103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院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
4 | 590108 | 软件技术 | 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
5 | 590110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
6 | 670106 | 装潢艺术设计 | 12年新申报专业 |
7 | 580103 | 数控技术 | 省级特色专业 |
8 | 580301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9 | 580106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10 | 580402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11 | 580202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12 | 58020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 |
13 | 550205(皖) | 制冷与空调技术 | |
14 | 590207 | 电子工艺与管理 | 12年新申报专业 |
15 | 560301 | 建筑工程技术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16 | 540601 | 工程测量技术 | |
17 | 540302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 |
18 | 550102 | 冶金技术 |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
19 | 530201 | 应用化工技术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20 | 540501 | 矿物加工技术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21 | 620203 | 会计 | 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
22 | 620401 | 市场营销 | |
23 | 620505 | 物流管理 | 院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24 | 620405 | 电子商务 | |
4、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学院依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严格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教高[12]4号)文件精神,严格、细致地做好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使学院教学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学院十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并主动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研究,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实践教学更加到位。所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前必须经过学院教科研委员会审查通过。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为保证其科学性、严肃性,学院对教学计划中课程与课时总数、实践教学课程时数,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学院要求所有专业教学计划一旦确定,各系(部)必须严格组织实施,制定学期教学执行计划,坚决不允许出现随意改动的情况,严禁以各种理由压缩有效教学时间。
(2)通过文化与实践育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养成
学院要求思想政治课程要加强对企业文化、职业规范、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并将其内容引入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数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要研究如何将知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要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真实案例,将工作标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要以身示范,按照企业化标准、规范化要求对学生进行授课、演示、操作与训练,从而强化对学生职业养成的培养。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院要求教师要做好备课、授课、实践指导、作业批阅、课后辅导、成绩评定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首先自己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随意调停课,确实需要调停课的必须到系(部)办理相关手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严格管理,采取有效办法让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替代全部为文字讲解的教学方式,多以浅而易懂且非常实用的技术应用来替代晦涩难懂的理论叙述,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4)做好教学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院成立由院教学部门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定期开展教学督导,及时发现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月发布一期教学督导简报。学院要求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要加强日常教学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现场的巡查工作,对于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系(部)要细致做好晚间辅导的检查与记录工作。学院一直严格执行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每个学期都制定详实的教学检查工作安排,明确检查重点,通过教学资料检查、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师相互听课等形式,及时掌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5)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院认真贯彻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皖教高[12]5号)文件精神,做好实践教学各项工作,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和系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如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产学合作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标准包括:实训室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实训室设备保养维修标准,实训耗材管理标准,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等。每学期在开学之前依据实践教学计划积极落实指导教师、实习课题、教学资料、实践场所、时间安排等相关事宜,使得各类实践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所有实践教学都要求有完备的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教师做好学生成绩的评定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资料建设工作,对于所有的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指导书等都安排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进行研究并进行编制。系部和教研室都要做好教学资料的检查、收集与整理工作,所有实践教学的指导文档资料都汇总到教研室与系部,并认真组织教师对学生实践报告进行批阅并进行成绩登记。学期结束,将所有学生的实践报告送系资料室存档。
实训室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设备的使用率,学院实训管理中心与系(部)对实训室的使用安排进行严格地统筹管理。系(部)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日常运行由实训室值班人员负责,教师使用实训室要填写教学日志,并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登记,以便于维护人员及时维修。同时系(部)积极做好耗材的计划、采购、发放等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学生搞好环境卫生。学院部分实训室业余时间开放,方便学生进行课后训练。
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学院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制度,要求各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学院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单位,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校内指导教师,要求教师定期对学生实习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针对学生分布较分散的情况,学院要求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去现场进行巡查,要求学生填写实习周记,顶岗实习结束后,安排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报告进行批阅并给予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资料检索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对该项工作一直策划在前,在学生第五学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就做好相关的布置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组,落实指导教师,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学生第六学期都在外就业,所以指导工作主要采取网络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要求教师定期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检查,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解决,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必须提交设计的成果和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5、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以区域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共享行业企业资源、实施合作教育,培养符合新兴产业发展和艰苦行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多年实践,学院在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得到加强。
(1)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切实落实一批校企合作项目
学院以中央财政支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或院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或院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为重点,遴选校企合作单位,研究校企合作方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切实落实一批校企合作项目,如: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安排教师参观与学生见习活动,安排教师挂职锻炼,邀请企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开设工学结合课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交流会,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共同开发有关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课程,共同研究和申报技改或科研项目等。
各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深入厂矿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的人事、技术、生产、销售等部门充分沟通与交流,制定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活动的计划,实际了解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及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手段,实践教学尽力做到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学生职业能力,适应企业需求。
2013年学院与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组建“铜峰电子班”。“铜峰班”学员是从我院大二学生中选拔,进入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定向培养,学员将学习包括铜峰电子双向拉伸聚炳烯(BOPP)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并进入铜峰电子BOPP生产线进行生产实习,实习结束后参与铜峰电子新建BOPP工程的安装调试。
表7:学院各专业校企合作单位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专业 | 校企合作单位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铜陵安信网络有限公司、铜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2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铜陵青荷传媒公司 |
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铜冠信息技术公司、安徽电信铜陵分公司 |
4 | 软件技术 | 铜陵有色公司信息分公司 |
5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池州中卡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铜陵市七彩石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 |
6 | 装潢艺术设计与制作 | 铜陵市春秋装饰公司 |
7 | 数控技术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格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
8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格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
9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10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铜陵顺达汽贸、铜陵雪佛兰4S店 |
11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铜陵有色铜冠机械公司、铜陵有色铜冠电工公司、铜陵有色动力厂 |
12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铜陵有色铜冠机械公司、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公司、铜陵有色池州国轩公司 |
13 | 制冷与空调技术 | 铜陵紫晶啤酒有限公司、铜陵美华宾馆、铜陵五松山宾馆、铜陵市人民医院、铜陵育和大酒店 |
14 | 电子工艺与管理 | 铜陵市伟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铜陵市蓝盾光电公司 |
15 | 应用电子 | 铜陵市伟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16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铜陵新桥矿业公司、安徽铜冠机械无轨分厂、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铜陵新桥矿业公司 |
17 | 选矿技术 | 铜陵新桥矿业公司、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 |
18 | 冶金技术 | 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铜陵金冠铜业公司、铜陵张家港铜业公司 |
19 | 应用化工技术 | 铜陵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 | 建筑工程技术 | 安徽华廉建筑安装公司、有色建安公司钢构厂、铜陵中天建设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铜冠房地产公司 |
21 | 工程测量技术 | 华东冶金勘探公司812地质队、铜陵中远地理信息有限公司、铜陵时空勘测有限公司、铜陵国图测绘公司、铜陵地平线测绘公司 |
22 | 会计 | 铜陵有色金神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扬帆税务师事务所 |
23 | 市场营销 | 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 |
24 | 电子商务 | 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 |
(2)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与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或技术讲座是高等院校必须具有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既可以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科、专业、技术发展状态,同时又可以营造浓厚的学术和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和各系部每年都将邀请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来学院做学术讲座报告,并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要求每个专业每年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讲座,讲座的预告及报道通过学院或系部网站及时发布。
表8:学院2013年校外专家讲座情况一栏表
序号 | 专业 | 讲座主题 | 单位 | 主讲人 |
1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安全技术 | 铜陵市公安局 | 戴华 |
2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华为网络技术 | 华为网络技术公司 | 黄博 |
3 | 装潢艺术设计与制作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 铜陵春秋装饰公司 | 檀鹏飞 |
4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与挤出成型技术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有限公司 | 周传恩 |
5 | 数控技术 | 加工中心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有限公司 | 马锦前 |
6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汽车时代呼唤汽车医生 | 铜陵市顺达汽贸公司 | 徐军 |
7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 |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王进黄 |
8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铜板带加工设备与技术 | 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公司 | 候文武 |
9 | 电子工艺与管理 | 智能卡技术应用。 | 铜陵学院 | 王丽萍 |
10 | 会计 | 会计专业考证知识 | 铜陵学院 | 张晓毅 |
11 | 会计 | 小企业会计准则 | 铜陵市地税局 | 刘正权 |
12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专业讲座 | 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 | 郭飞 |
13 | 冶金技术 | 铜冶炼新技术、生产工艺故障分析 | 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 | 黄辉荣 |
14 | 应用化工技术 | 企业对高技能人材的要求 | 艾伦塔斯电气绝缘材料(铜陵)有限公司 | 洪立新 |
15 | 工程测量技术 |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 |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 | 刘木峰 |
16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管理 | 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 | 汪太平 |
17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采选专业讲座 | 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 | 程求林 |
6、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为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校级、省级、国家等三级质量工程体系,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院各项教学改革工作。2013年,学院顺利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两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的验收工作,完成了2008年以来的省级质量工程6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了2011年校级质量工程32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各项目组认真整理收集项目研究成果,在验收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013年,学院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项目、教学团队等内容启动了新一轮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组织专家评审,确定项目为院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院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5项、院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4项、院级教学研究项目31项、教学成果奖(非竞赛类)6项、教学成果奖(竞赛类)27项,共87项。同时,学院还积极申报2013年安徽省质量项目,申报的项目种类涵盖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省级教学名师等项目,共20项目。
表9:学院2013年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系部 | 项目负责人 |
1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试点 | 电气工程系 | 刘晓花 |
2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物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管理工程系 | 曹有智 |
3 |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 校企共建冶金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 | 资源开发系 | 秦新桥 |
4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网络互联技术》精品开放课程 | 信息工程系 | 庄城山 |
5 |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 “物联网技术”在电气电子专业渗透教学的探索 | 电气工程系 | 邵健 |
6 |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 高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发动机实训教学项目的研究 | 机械工程系 | 朱永宏 |
7 |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 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 基础部 | 薛亮 |
8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探索在校企融通模式下,建设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 机械工程系 | 陈静 |
9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软件专业建设成果 | 信息工程系 | 刘春友 |
10 | 省级教学名师 | 教学名师 | 机械工程系 | 李庆峰 |
11 | 省级教学团队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信息工程系 | 黄玉春 |
12 | 省级教坛新秀 | 教坛新秀 | 管理工程系 | 何丹 |
13 |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工程测量技术 | 资源开发系 | 何世斌 |
14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实践实训出成果,勇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矿技术大赛第一名 | 资源开发系 | 过仕民 |
15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教学方法与技巧创新研究 | 基础部 | 孙彪 |
16 | 省级规划教材 | 《高职高等数学基础》省级规划教材 | 基础部 | 汪志锋 |
17 | 省级规划教材 | 《计算机应用基础》改版 | 信息工程系 | 黄玉春 |
18 | 省级规划教材 | 《Windows网络管理》 | 信息工程系 | 庄城山 |
19 | 省级规划教材 |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 管理工程系 | 钱曙东 |
20 | 省级规划教材 | 《工业分析》 | 资源开发系 | 李敬坤 |
7、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学院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其已成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院已建立了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各系(部)积极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代考工作,每个专业每学期均开展1-2项专业竞赛活动,每个项目落实2名负责人。组织开展的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内容紧密挂钩,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并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成绩评价的重要方式。学院要求院级竞赛项目严格按照省级大赛要求制定竞赛方案、竞赛规程及相关技术文件,竞赛过程要严格规范,结果评定要公平、公正,通过网站及时发布信息,通过学院橱窗和网站展示大赛作品成果。
表10:学院2013各系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一览表
序号 | 系部 | 内 容 |
1 | 信息工程系 | 1、安徽省第二届动漫大赛选拔赛 2、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竞赛 3、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选拔赛 4、计算机知识抢答赛——选拔赛 5、学院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竞赛 6、环保主题海报设计大赛 7、计算机知识抢答赛——决赛 8、“应用程序设计(Java)”竞赛 9、软件专业 “专业知识综合技能”竞赛 10、网络基础技能竞赛 11、摄影、写生作品展 1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竞赛(VB、C#) 13、ASP动态网页设计竞赛 14、多媒体综合制作大赛 15、二维动漫设计制作大赛 16、摄影比赛 17、综合布线竞赛 18、计算机网络应用 19、第五届“蓝桥杯”C/Java兴趣小组成员选拔赛 20、第六届ASP.NET动态网站开发竞赛 21、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大赛 22、Office应用技能比赛(含听打、速录) 23静态网页设计竞赛 |
2 | 机械工程系 | 1、机械制图手工绘图技能大赛 2、实训作品展 3、UG三维设计竞赛 4、机械系CAD/CAM竞赛 5、发动机检测维修竞赛 6、数控加工技能竞赛 7、院级CAD大赛 8、机械加工竞赛 9、钳工竞赛 10、汽车底盘技能大赛 11、汽车营销大赛 |
3 | 电气工程系 | 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总决赛 2、中小型变电所设计竞赛 3、12级电工基本技能竞赛 4、11级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竞赛 5、电子产品程序设计 6、11机电自动生产线调试竞赛 7、组态软件竞赛 8、制冷设备维修 9、维修电工技能竞赛 10、电气控制系统与PLC 11、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12、管道连接技能竞赛 13、单片机设计竞赛 14、电子技能大赛 15、手工制图大赛 |
4 | 资源开发系 | 1、专业介绍PPT制作大赛 2、第六届CAD制图大赛 3、第三届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 4、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知识竞赛 5、第七届矿业绘图大赛 6、第三届工程测量技能大赛 7、专业教育讲座——化工与冶金专业 8、磨矿-浮选竞赛 9、化验操作竞赛 10、测量技能大赛 11、建筑模型制作大赛 |
5 | 管理工程系 | 1、第三届物流技能竞赛(第8-15周) 2、储配方案设计大赛(第8-15周) 3、点钞大赛(第8-15周) 4、珠算大赛(第8-15周) 5、会计技能大赛(第8-15周) 6、大学生创业大赛 7、物流知识技能竞赛 8、物流运输技能竞赛 9、会计电算化 10、传票录入 |
6 | 基础部 | 1、“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朗诵比赛 2、体育大会之阳光体育运动会 3、体育大会之足球联赛 4、体育大会之乒乓球联赛 5、英语口语大赛 |
学院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参加院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学院出台了《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学生参加竞赛优胜奖励办法(试行)》。每年学院都为参加院级以上技能竞赛活动创作有利条件,投入充足经费用于竞赛设备的添置。各系(部)参照竞赛文件积极备战,细致做好参赛学生的选拔、指导工作。学院连续多年在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其中选矿技术项目团队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
表11:2013年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一览表
序号 | 参赛项目 | 姓名 | 级别 | 获奖等次 |
1 | 选矿技术 | 何翔、吕志文、孟祥丽 | 国赛 | 一等奖 |
2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C/C++程序设计 | 鲍兴 | 国赛 | 二等奖 |
3 | 选矿技术 | 汪强、朱敏、艾比布拉·巴克 | 国赛 | 三等奖 |
4 | 选矿技术 | 孟祥丽、何翔、吕志文 | 省赛 | 一等奖 |
5 | 测绘 | 晋海、国天宇、宋飞祥、张杰 | 省赛 | 一等奖 |
6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C/C++程序设计 | 鲍兴 | 省赛 | 一等奖 |
7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JAVA软件开发 | 孔维伸 | 省赛 | 一等奖 |
8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安徽赛区 | 田曙 | 省赛 | 特等奖 |
9 | 选矿技术 | 査朝阳、徐亮杰、沈蕾 | 省赛 | 二等奖 |
10 | 测绘 | 王合银、方强、郎成、项健鹏 | 省赛 | 二等奖 |
11 | 工业分析检验 | 陈成、柴晓彩 | 省赛 | 二等奖 |
12 | 会计技能 | 朱婷婷、赵红、李晓虎、叶敏 | 省赛 | 二等奖 |
13 | 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 江波 、马春雷 、夏文炳 | 省赛 | 二等奖 |
14 | 汽车检测与维修(团体) | 姬宁、王虎、郑志 | 省赛 | 二等奖 |
15 | 文秘速录专业技能(标准键盘) | 查桂秀、鲍兴、张亚茹 | 省赛 | 二等奖 |
16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C/C++程序设计 | 祝绍峰 | 省赛 | 二等奖 |
17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C/C++程序设计 | 丁文瑞 | 省赛 | 二等奖 |
18 | 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C/C++程序设计 | 何祥 | 省赛 | 二等奖 |
19 | 第六届“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大学生演讲比赛 | 依丽米努尔 | 省赛 | 二等奖 |
20 |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 李先洋、祝绍峰、刘冰冰 | 省赛 | 三等奖 |
21 | 工程造价技能 | 陈磊磊、马庄、张晓艳 | 省赛 | 三等奖 |
22 | 工程造价技能 | 周莹俊、邓沁园、章欢 | 省赛 | 三等奖 |
23 | 工业分析检验 | 唐婧、王贇 | 省赛 | 三等奖 |
24 | 化工设备维修 | 丁孙伸 、吴保祥 、张飞飞 | 省赛 | 三等奖 |
25 | 化工设备维修 | 聂取 、沙亮 、郑强 | 省赛 | 三等奖 |
26 | 计算机网络应用 | 汪静、汪胡圣、张梦奇 | 省赛 | 三等奖 |
27 | 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 冯传洋 、李文举 、徐付健 | 省赛 | 三等奖 |
28 | 汽车营销 | 于培培、王永昌 | 省赛 | 三等奖 |
29 | 现代物流存储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 何海燕、彭蝶、汤晶晶 | 省赛 | 三等奖 |
30 | 第六届“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大学生演讲比赛 | 刘雅贤 | 省赛 | 三等奖 |
31 | 第八届“讯飞杯”安徽省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 | 刘雅贤 | 省赛 | 三等奖 |
32 | 数控车工 | 胡永鑫 | 市赛 | 一等奖 |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双师”素质
学院整体“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管理有效,教学水平高,学院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梯队建设,目前各个专业已基本形成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教学梯队,这为学院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经常组织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等学习国家最新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确保学院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始终把握正确方向。
(1)加强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力度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充分调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动性,学院制定了《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2013年学院顺利完成了第一届专业带头人的考核与第二届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选拔工作,对业绩突出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表12:学院第二届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名单一览表
序号 | 专业 | 专业带头人 | 系(部)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黄玉春、王雪峰 | 信息工程系 |
2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罗海峰 | 信息工程系 |
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庄城山 | 信息工程系 |
4 | 软件技术专业 | 刘春友 | 信息工程系 |
5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田鉴 | 信息工程系 |
6 | 数控技术 | 陈静 | 机械工程系 |
7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程启森 | 机械工程系 |
8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王振东 | 机械工程系 |
9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朱永宏 | 机械工程系 |
10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刘晓花 | 电气工程系 |
1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洪忠 | 电气工程系 |
12 | 电子工艺管理 | 邵健 | 电气工程系 |
13 | 制冷与空调技术 | 黄开林 | 电气工程系 |
14 | 选矿技术 | 秦新桥、过仕民 | 资源开发系 |
15 | 金属矿采矿技术 | 刘念苏 | 资源开发系 |
16 | 应用化工技术 | 周玉琴 | 资源开发系 |
17 | 工程测量技术 | 何世斌 | 资源开发系 |
18 | 冶金技术 | 贺晓红 | 资源开发系 |
19 | 市场营销 | 王小平 | 管理工程系 |
20 | 会计 | 刘汉周 | 管理工程系 |
21 | 物流管理 | 曹有智 | 管理工程系 |
(2)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双师”素质
通过让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双师”培训,可拓宽教师视野,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学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师培训,每学期在开学初就布置各系(部)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即便在教学任务较重、人员、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尽力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培训需求,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除此而外,学院还充分自身师资和设备优势开展校内培训,让一些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教师利用暑期或业余时间开设培训课程,带领其他专业教师共同提高业务和技能。
表13:2013年学院教师“双师”素质培训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人员 | 项目名称 | 系(部) |
1 | 程大勇 | 2013年省双师素质培训 | 信息工程系 |
2 | 王光亚 | 2013年省双师素质培训 | 信息工程系 |
3 | 王振东 | “机械装配技术”骨干教师技能培训 | 机械工程系 |
4 | 陈静、曹有智、王俊 | 2013年客货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 | 机械工程系 |
5 | 邵健 | 2013省培项目:电子信息大类 | 电气工程系 |
6 | 黄茜 | 2013省培项目:电子信息大类 | 电气工程系 |
7 | 左军 | 2013年国培计划山东潍坊山东科技学院建筑工程项目和新技术应用项目 | 资源开发系 |
8 | 姜丽 | 2013年国培计划山东烟台烟台职业学院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项目 | 资源开发系 |
9 | 关文全 | 2013年省培项目:文化教育大类 | 基础部 |
10 | 古松 | 国家学生体侧上报工作培训 | 基础部 |
11 | 范清义 | 安徽省教育厅13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 | 基础部 |
12 | 孙彪 | 安徽省教育厅13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 | 基础部 |
表14:学院2013年校内培训课程安排情况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参与人数 | 培训系(部) |
1 | 电子工艺技能培训 | 23 | 电气工程系 |
2 | Photoshop | 20 | 信息工程系 |
3 | AutoCAD | 33 | 机械工程系 |
(3)落实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企业实践能力
学院积极做好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工作,让教师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多了解企业文化、生产工艺,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可通过挂职锻炼了解和掌握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以及技术手段,深入了解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掌握企业单位的人才和岗位技能的需求,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挂职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将自身的实践过程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入课程的教学中。2013年暑期,我院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优势,安排了三十名教师分别前往铜陵有色等二十六个厂矿单位进行为期三周的挂职锻炼。
表15:学院2013年暑期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系部 | 挂职单位 |
1 | 刘强 | 基础部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 |
2 | 孙彪 | 基础部 | 铜陵仲裁委员会 |
3 | 许元政 | 基础部 | 铜陵市长江矿业开发公司 |
4 | 胡燕 | 基础部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公司高导铜材项目部 |
5 | 杨剑霞 | 基础部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公司矿产资源中心 |
6 | 杨静 | 信息系 | 铜陵市名人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
7 | 汪巍 | 信息系 | 铜陵博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8 | 周跃 | 信息系 | 安徽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铜陵办事处 |
9 | 陈久娅 | 信息系 | 安徽新迪软件有限公司 |
10 | 周刚 | 电气系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11 | 詹昌义 | 电气系 |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
12 | 朱成志 | 电气系 |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 |
13 | 王玉婷 | 电气系 |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 |
14 | 陈雷 | 电气系 |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
15 | 程启森 | 机械系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 | 张俊 | 机械系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7 | 黄仕银 | 机械系 | 安徽耐科挤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8 | 孙春英 | 机械系 | 铜陵有色股份铜冠电工有限公司 |
19 | 金媛媛 | 管理系 | 安徽扬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20 | 胡静 | 管理系 | 铜陵有色金神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21 | 王小平 | 管理系 | 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 |
22 | 程晓敏 | 管理系 | 江苏双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3 | 朱世竞 | 管理系 | 铜陵东方广告有限公司 |
24 | 彭林 | 资开系 | 冬瓜山铜矿 |
25 | 张妤 | 资开系 | 铜陵市中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26 | 刘琴 | 资开系 | 马鞍山市华东探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铜陵分公司(812地质队) |
27 | 何世斌 | 资开系 | 马鞍山市华东探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铜陵分公司(812地质队) |
28 | 贺晓红 | 资开系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
29 | 赵景波 | 资开系 | 铜陵安然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30 | 弋琳斐 | 资开系 | 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 |
(4)组织教师专业竞赛,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
为培养和增强广大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增强教师竞赛活动的趣味性。2013年学院举办了“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2013年首届教师创意、设计、制作大赛”。经过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踊跃报名,共收到来至学院五系一部的报名参赛作品30项,作品内容丰富,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充分展现了学院广大教师的专业与技术水准。学院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了现场评奖,竞赛活动办得既隆重又简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表16:学院2013年教师创意、设计、制作大赛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作品名称 | 主持人 | 系(部) |
1 |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物资管理系统 | 刘春友 | 信息工程系 |
2 | 《新生入学需知》漫画手册 | 吴继兵 | 信息工程系 |
3 | 竞赛用抢答器软件 | 王雪峰 | 信息工程系 |
4 | 安工学院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 | 庄城山 | 信息工程系 |
5 |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延时摄影 | 田鉴 | 信息工程系 |
6 | “远方”Flash动画 | 刘东亮 | 信息工程系 |
7 | 校徽设计 校徽VI视觉形象 | 陈树贤 | 信息工程系 |
8 | 汽车新技术图片展 | 朱永宏 | 机械工程系 |
9 | 机械式摩擦无级变速器的实物样机 | 曾盛琦 | 机械工程系 |
10 | 数控加工零件 | 张俊 | 机械工程系 |
11 | 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探讨——基于组态王和PLC的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詹昌义 | 电气工程系 |
12 | 学院中央空调主机结构与工作原理演示课件 | 黄开林 | 电气工程系 |
13 | 电子横幅 | 施月君 | 电气工程系 |
14 | 重力感应控制轮椅模型 | 邵健 | 电气工程系 |
15 | 自主开发的单片机实训平台 | 邵健 | 电气工程系 |
16 | 矿山选矿厂浮选工技术比武 | 过仕民 | 资源开发系 |
17 | 《化工单元操作》的教改尝试——“教、学、做” | 周玉琴 | 资源开发系 |
18 | 基于ArcScene的安工学院三维可视化建设 | 刘琴 | 资源开发系 |
19 | 桁架桥模型实践教学设计 | 张妤 | 资源开发系 |
20 | 数字化矿山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 黄玉焕 | 资源开发系 |
21 | 公路运输沙盘设计及制作 | 曹有智 | 管理工程系 |
22 | 会计发展史 | 刘汉周 | 管理工程系 |
23 | “大院姜茶”创业设计计划书 | 王小平 | 管理工程系 |
24 | EXCEL在解线性代数问题中的应用 | 朱仁先 | 基础部 |
25 | 个税的Mathematica分析 | 柳劲松 | 基础部 |
26 | 思政课教学课件设计的基本思路 | 徐宁 | 基础部 |
27 | 精彩一刻(技术设计:足球射门) | 古松 | 基础部 |
28 | 现代矿山岗位/设备现场操作规程专业英语(暨双语)教学与培训 | 刘强 | 基础部 |
29 | 英语教学创新—英文影视教学法 | 吴涛 | 基础部 |
30 | 着眼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课外社会调查活动设计 | 范清义 | 基础部 |
(5)规范教师考核工作,科学评价教师业绩
学院认真贯彻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省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皖教人[2011]4号文)》文件精神,特制定《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教师在一个学年中有关职业素养、教学业绩、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学院成立教师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人政部和各系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各系部成立由系部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组成考核工作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各系部优秀名额的分配、不合格的认定以及系部考核结果的审核;系部考核工作组主要负责本系部教师考核的评价工作。
学院一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学年都严格按要求组织实施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要求各系部要认真组织考核组审查教师提供材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所有评分都能做到有理有据。各系(部)考核结果须经学院教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进行公示。若教师个人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方式向教务处或系部反映。通过考核这一手段既能发现先进,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达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以促进系(部)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学院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9、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共享
2013年,学院以新一轮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学院投入近200万元用于网络带宽、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为实施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学院利用中央财资支持专业、实训基地、特色专业、精品开放课程等项目实施,加大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力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形成一批具有学院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各类教学资料如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授课录像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供学院广大师生共享,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学习。
表17:学院2013年网络教学平台上线专业与课程资源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主持人 |
1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刘念苏 |
2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张宏洲 |
3 | 软件技术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刘春友 |
4 | 数控技术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程启森 |
5 | 应用电子技术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胡桃生 |
6 | 应用化工技术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周玉琴 |
7 | 会计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朱新维 |
8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汪志锋 | |
9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黄玉春 | |
10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黄玉焕 | |
11 | 《重金属冶金学》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贺晓红 |
12 | 《网络互联技术》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周跃 |
13 | 《3dsmax》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田鉴 |
14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吴思平 |
15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洪忠 |
16 | 《市场调查与预测》 | 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 朱世竞 |
学院立足铜陵地区,面向安徽和全国有色行业,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职工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依托教育培训资源,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学院依托主办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设施,完备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努力开展各类管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积累了丰富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培训的专业、工种不断覆盖全国有色行业和安徽省相关产业,成为全国有色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非煤矿山培训基地和安徽省退役军人培训基地、铜陵有色控股公司教育培训中心、铜陵市公共实训中心。在推进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金属矿开采、选矿技术、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已经形成特色主干专业,机电技术、车工、钳工、维修电工等12个工种的培训项目成为我院的特色培养项目。
学院在开展培训基地建设中,发挥企业培训中心作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通过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等环节,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举办了职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非煤矿山现场管理等培训。
2、发挥高职优势,构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在加强高职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注重开展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要,不分地域界限,不分企业大小,不论人数多少,开展送教上门、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2013年先后为江苏、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等地的有色企业和全省18个县市举办培训班58期,培训人数4027人次,其中培训技能人才1501人次。
学院多次承担了中国有色行业协会、铜陵市政府、铜陵市人社局以及铜化集团等大型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赛务工作,积极对铜陵工业学校、铜陵经济职业学校、铜陵玉成汽车职业学校、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的帮扶,扩大了社会服务功能和范围。学院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时注重发挥企业培训中心作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通过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等环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在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总结企业和职工的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培训的层次和规格。结合铜陵有色公司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技师研修制度,率先开展技师继续教育。目前已对铜陵有色公司在岗的维修电工和机修钳工两个工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进行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共有116名技师、高级技师获得继续教育结业证书。铜陵有色公司将把技师继续教育扩大工种范围,延伸培训内涵,使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常态化。
表18:学院2013年职工培训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培训项目 | 期数 | 人数 | 备注 |
1 | 有色公司卓越绩效培训班 | 3 | 615 | |
2 | 有色公司三标一体化培训班 | 2 | 432 | |
3 | 有色公司安全管理培训班 | 3 | 672 | |
4 | 集团商务部期货知识培训 | 1 | 40 | |
5 | 公司党组织负责人培训会 | 2 | 243 | |
6 | 投入产出专项培训班 | 1 | 120 | |
7 | 公司危化品管理人员培训班 | 1 | 229 | |
8 | 班组长培训班 | 2 | 80 | |
9 | 支部书记培训班 | 2 | 70 | |
10 | 火法冶炼工培训班 | 1 | 57 | 技师、高级技师 |
11 | 电解精炼工培训班 | 1 | 43 | 技师、高级技师 |
12 | 磨矿分级工培训班 | 1 | 65 | 技师、高级技师 |
13 | 烟气制酸工培训班 | 1 | 28 | 技师、高级技师 |
14 | 机电技术培训班 | 1 | 40 | 铜陵市退役军人 |
15 | 矿冶设备员工转岗培训班 | 1 | 54 | 员工转岗 |
16 | 内蒙古赤峰富邦公司培训班 | 1 | 40 | 技能培训 |
17 | 池州冠华黄金冶炼公司培训班 | 3 | 125 | 岗前培训 |
18 | 石店职高浮选知识培训班 | 1 | 32 | |
19 |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班 | 5 | 302 | 岗前培训 |
20 | 新桥矿业公司职工技能培训 | 3 | 141 | |
21 | 铜陵有色公司职工技能培训 | 12 | 574 | |
| 合计 | 58 | 4027 | |
3、发挥服务功能,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有色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担负高职学生、中职学生和铜陵有色和当地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及中高级工、技师的技能等级鉴定工作。2013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工种21个工种,2735人次。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我们把高职教育和岗位技能研究结合,探索高职教育的社会化适应性。
一是将职业技能的要求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去。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要求,并参照有关国家职业资格统编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和培训内容纳入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去,使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标准,满足学生适应得职业资格的要求。
二是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到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建立适应本系部学生需求,同时也要面向其它专业的学生,这样,较好的在全校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多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
表19:学院2013年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工种名称 | 工种等级 | 鉴定人数 | 所属系部 |
1 | 电工 | 中级工 | 51 | 电气系 |
2 | 无线电装接工 | 中级工 | 16 | 电气系 |
3 | 数控车工 | 中级工 | 63 | 机械系 |
4 | 测量放线工 | 中级工 | 82 | 资源开发系 |
5 | 汽车修理工 | 中级工 | 73 | 机械系 |
6 | 电工 | 中级工 | 143 | 电气系 |
7 | 化工总控工 | 中级工 | 37 | 资源开发系 |
8 | 数控车工 | 中级工 | 63 | 机械系 |
9 | 浮选工 | 中级工 | 17 | 资源开发系 |
10 | 化验工 | 中级工 | 30 | 资源开发系 |
11 | 采矿工 | 中级工 | 37 | 资源开发系 |
12 | 磨矿分级工 | 中级工 | 29 | 石店职业高中 |
13 | 电解精炼工 | 中级工 | 32 | 资源开发系 |
14 | 火法冶炼工 | 中级工 | 26 | 资源开发系 |
15 | 模具钳工 | 中级工 | 43 | 机械系 |
16 | 电焊工 | 中级工 | 65 | 机械系 |
17 | 汽车修理工 | 中级工 | 74 | 机械系 |
18 | 制冷操作工 | 中级工 | 51 | 电气系 |
19 | 电工 | 中级工 | 30 | 电气系 |
20 | 车工 | 中级工 | 56 | 机械系 |
21 | 数控车工 | 中级工 | 33 | 机械系 |
22 | 化验工 | 中级工 | 37 | 资源开发系 |
23 | 汽车修理工 | 高级工 | 62 | 机械系 |
24 | 电工 | 高级工 | 43 | 电气系 |
25 | 车工 | 中级工 | 28 | 机械系 |
26 | 电工 | 中级工 | 128 | 电气系 |
27 | 机修钳工 | 中级工 | 48 | 机械系 |
28 | 车工 | 中级工 | 29 | 机械系 |
29 | 电工 | 中级工 | 71 | 电气系 |
30 | 电焊工 | 中级工 | 23 | 机械系 |
31 | 车工 | 中级工 | 30 | 机械系 |
32 | 数控铣工 | 中级工 | 18 | 机械系 |
33 | 钳工 | 中级工 | 50 | 机械系 |
34 | 电工 | 中级工 | 65 | 电气系 |
35 | 电子装接工 | 中级工 | 60 | 电气系 |
| 合计 | 1743 | |
三是将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教育纳入到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去。由于国家职业资格的发展是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发展,各种新的国家职业资格,或者是热门的国家职业资格将会不断出现,这样就需要一种灵活的培训机制去适应这种变化,满足人才市场、就业市场新的需求。
表20:学院2013年职工职业技能鉴定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工种名称 | 工种等级 | 鉴定人数 | 所属企业 |
1 | 电解精炼工 | 中、高级工 | 58 | 张家港铜业公司 |
2 | 火法冶炼工 | 中、高级工 | 29 | 张家港铜业公司 |
3 | 净液工 | 高级工 | 25 | 张家港铜业公司 |
4 | 天车工 | 高级工 | 22 | 张家港铜业公司 |
5 | 贵金属冶炼工 | 高级工 | 56 | 稀贵金属分公司 |
6 | 新桥矿 外 | 中级工 | 98 | 新桥矿业公司 |
7 | 维修电工 | 中级工 | 53 | 铜陵有色公司 |
8 | 火法冶炼工 | 高级工 | 18 | 金昌冶炼厂 |
9 | 磨矿分级工 | 中级工 | 30 | 新桥矿业公司 |
10 | 浮选工 | 中级工 | 17 | 新桥矿业公司 |
11 | 采矿工 | 高级工 | 29 | 有色公司 |
12 | 原料准备工 | 中级工 | 48 | 铜冠冶化分公司 |
13 | 化工总控工 | 中级工 | 54 | 金泰化工公司 |
14 | 井下采矿工 | 高级工 | 152 | 铜山矿业公司 |
15 | 维修电工 | 高级工 | 32 | 铜陵有色公司 |
16 | 安装起重工 | 高级工 | 26 | 铜陵有色公司 |
17 | 电解精炼工 | 中级工 | 59 | 铜陵有色公司 |
18 | 火法冶炼工 | 中级工 | 40 | 内蒙赤峰富邦公司 |
19 | 火法冶炼工 | 中级工 | 65 | 池州冠华黄金冶炼公司 |
20 | 烟气制酸工 | 中级工 | 40 | |
21 | 机修钳工 | 中级工 | 23 | |
| 合计 | 992 | |
在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的同时,学院还把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作为关键环节常抓不懈,制定出台措施,支持教师深入工厂企业挂职实践锻炼,支持教师参与培训、策划、咨询等社会服务,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使学院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1、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需要加强。2013年学院校企合作在重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是,目前多数专业的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还很不够,有些还停留在形式上,合作项目还是比较零散,未能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拟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实现合作长效机制。
2、多种形式办学需要协调和持续发展。学院是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举办,具有有色行业企业办学优势。学院除高职教育以外,还承担着铜陵有色公司以及地方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不同办学形式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求不同,企业办学的主导思想与教育部门的办学思想有所不同,工作重心不同,考核机制不同,由此带来的对学校重点工作的要求不同。这就需要科学协调不同的办学形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着力进行管理创新,以实现多种形式办学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存在厌学现象,对专业课程学习存在掌握不佳的情况,这些都导致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针对目前学生的基础,加强研究,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4、教师教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普遍存在对教科研积极性不高,整体教科研水平较弱,对于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不清晰,教研活动开展效果不佳,教科研经费的使用不太合理的情况。学院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与配套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让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知道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使学院的教科研工作得到提升。
附件:
表1 “计分卡”
指标 | 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
1 | 就业率 | % | 95 | 95.5 |
2 | 月收入 | 元 | 2600 | 2800 |
3 |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 | 52 | 60 |
4 | 母校满意度 | % | 91 | 93 |
5 | 自主创业比例 | — | | |
6 | 雇主满意度 | % | | |
7 | 专业大类月收入 | 元 | | |
备注:指标7可另附表
表2 “资源表”
指标 | 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
1 | 生师比 | — | 19.15 | 18.88 |
2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 | 55.95 | 57.75 |
3 |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 天 | 15 | 15 |
4 |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 | 8.8 | 7.8 |
5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4642.89 | 4856.47 |
6 |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 学时/生 | 13.3 | 14.2 |
7 |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 天/生 | 12 | 13.2 |